科学探究 快乐成长——徐州市大黄山实验小学“慧爱课堂”科学教研课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     2024年3月29日    责任编辑:七月     阅读:1468次

  春日微风润校园,悟学课堂暖时光。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其本质教学任务就是培育学生的基础科学意识和实验探究精神,增加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为了践行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徐州市大黄山实验小学科学组又于2024年3月29日上午举行了教研课——朱笑雨老师执教五年级《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展翅翱翔——教学篇

  朱老师执教《食物链和食物网》,本课是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非生物环境。本课需要引领学生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就是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初步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

  (一)聚焦

  朱老师以动漫人物柯南作为导入,引领同学们本节课也学侦探进行破案。朱老师种植绿豆后喷洒农药,结果绿豆苗被啃食破坏,引出动物误杀案,让学生以侦探的身份去探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

  1、直击案发现场——寻找周围的生物

  朱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集思广益,启发学生找到了绿豆苗菜地里面的所有生物,有小草、绿豆苗、落叶、蚯蚓、蚜虫、瓢虫、蜗牛、蜘蛛、青蛙、小鸟。

  2、梳理食物关系——链接食物链

  朱老师在课前给学生一封密函,内涵有破案线索,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各个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生十分认真地阅读了密函,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了一条食物关系,并让学生思考箭头表示什么,这样的链条状的食物关系可以叫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食物链的概念,并了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学生在学会找食物链之后,小组讨论找出更多的食物链,完成活动记录单,在完成活动记录单之后进行展示分享,此活动让学生学会了食物链的具体表示方法,并了解了常见的错误写法。最后引导学生找出食物链都是以植物开始以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3、还原案发现场——搭建食物网

  学生在找到了这么多食物链之后还没有形成食物网的概念,于是朱老师引导学生用线绳和滑板连接所有的食物链,最后进行展示和交流,发现食物链编织成了一张食物网。此时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破案,学生就能快速找出误杀的动物是瓢虫,因为瓢虫消失了之后就会造成蚜虫泛滥,导致绿豆苗被啃食。

  (三)扩展

  案件还是没有结束,美国的一个森林发生了麋鹿灭绝案,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有关知识。

  现在孩子接触的游戏和电视节目等,很多都与破案解密有关,朱老师找到了案件侦破与“食物链与食物网”这节课重难之间的共性与联系,使本节课教学别出心裁、创新设计,以“动物误杀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侦探进行调查,整节课以“直击案发现场、梳理生物关系、还原案发现场”三个破案顺序将本节课教学活动巧妙串联在一起,并辅以密函(内含破案线索)、记录单、生物帽、PPT图片及动画视频等材料道具和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侦探破案氛围,即做到了故事情节的连贯、课堂教学的有趣,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二、整翅恒飞——评课篇

  为了继续提高科学教师们的专业水平,科学组全体成员及时且毫无保留的分析了李老师的课堂教学得失及成败,同时科学组全体教师更加认可了该教学方式。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们会继续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来获得一些比较浅显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10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