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蜕变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     2017年3月29日      阅读:7228次

美丽的蜕变——乡村骨干教师走乡镇研训活动(第三站鹿楼镇)心得体会

  在莺歌燕舞的阳春三月,我们龙固和杨屯、大屯等六个乡镇的乡村骨干教师一同走进了鹿楼镇中心小学。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卷入式上课的心跳,感受了同课异构的魅力,看到了同伴们这一年来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后的美丽蜕变,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我们语文组先听了鹿楼镇中心小学朱丽敏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接着又听了被抽到的安国镇的郝蕾老师执教的同一课,然后全员卷入式研讨,下午再抽签再上同一节课。这一天紧张而又充实,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三位老师课堂上精彩的呈现,更多的是思考。特别是李志建校长和房龄刚主任的精彩点评更是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茫然的心豁然开朗了。

  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提出来的。今天李志建校长和房龄刚主任在评课时都提到了这一点,我对“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念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指教学方法。如果你拿“教什么”来问语文老师,一百个语文老师都会百分之百的回答你:语文课当然教语文。我们仿佛不用思考也从未思考过,可问题恰在于此。我们往往对于“怎么教”是十二分重视的,却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如何奢谈“怎么教”? “教什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一切。

  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往往无从下手,觉得这里该教,那里也该说,到最后,胡子眉毛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加重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是得不偿失。语文课“教什么”,我们首先要分清什么是“教学内容”,什么是“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的要求学生学习的那些语文知识、方法或语文技能方面的内容。确定了“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好教材内容,这就叫“用教材教”。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从关注“课文内容”转向关注“语言表达”。

  就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平淡朴实的语言,满溢浓浓的母子亲情。我们要做的不是带领孩子们逐段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不断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读中想、读中品、读中悟。分析讲解会使这篇充满爱洋溢情的文章支离破碎,会使这心底流淌的爱变得僵化,影响孩子们感受爱的启迪和熏陶。如朱丽敏老师在这一课中,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与文本对话,师生心灵交流,生生思维碰撞,感受母亲的伟大无私,升华感恩的情感;郝蕾老师则抓住了本课对话多的一个显著特点,指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读好对话,去掉提示语读好对话,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训练;刘萍老师则是由“抱”入手,“第一次抱”和“第二次抱”的对比,“轻”与“重”的对比,在对比中,孩子们切身感受了“我”的愧疚、难过,体会了母亲的艰辛和无私,浓浓的母子情深便在孩子们心里荡漾开来。情动而辞发,有感情的朗读便不再是问题,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完成一个小练笔练习也就一蹴而就了。

  二、问题驱动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确定好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要思考怎样带着孩子们去。我们知道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静静的思考,琅琅的读书声,有序的交流,就像李校长所说一节好课环节要清晰,重点要突出。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那就要找准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般也在课后题中呈现,就如《第一次抱母亲》的课后题4是:“‘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这也是本篇课文的重点、难点。今天的这三位老师都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然后找准孩子们的生长点,进行迁移练习。

  当处理“难点”时,我们要放慢动作,细化动作。就如史钟祥主任所说:“我们要把第一思考的时间、第一表达的机会、第一过程的体现、第一小结反思都留给学生。”如刘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第二自然段,探究“我”难过的原因时,刘老师先让孩子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母亲竟然这么轻,我为什么这么难过?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在孩子们汇报时,刘老师将第二自然段分三个层次呈现给学生: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跳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小时候)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长大后)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的错觉)

  这样分开呈现,化解了难点,一目了然,孩子们就容易理解了。在此基础上,刘老师抓住这段话中的三个“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前后两幅插图,对比母亲今昔的变化,使孩子们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母亲的艰辛、崇高和作者难过、愧疚的心情。

  三、关注语言,关注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明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语感。可见,语言就是语文的“根”。 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恰恰丢失了这个“根”,就拿朗读来说吧。一年级语文课堂上有唱读的现象,跟着你上到二年级还这样,年复一年到了五年级还有同学读课文不知道停顿,读不出节奏,读不出语感,这不能不说是你的悲哀,你的失职了!众所周知,语文离不开朗读,朗读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目标。如何避免学生唱读,尽量减少学生齐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用画停顿线教给孩子们读出节奏;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进入情境,体会感受。如朱丽敏老师在指导学生品读重点句体会母亲的艰辛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酷暑日,炙热难耐,(生读)“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跳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寒冬夜,大雪纷飞,(生读)“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跳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读)“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跳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情境的创设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朗读就变得有滋有味。哪怕这班的孩子在你没上这一课之前朗读水平很差,但上了你这一节课,孩子们的朗读水平明显的有了变化,有了进步,我想这便是你这节课最大的成功。

  房主任说:“面对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还要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我们要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精选一个或两个训练点,让孩子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作者谴词造句的功力,谋篇布局的匠心。我们还要让学生凭借例子,或读或说或写,积淀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形成能力。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如刘萍老师在最后一个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练习:想想自己的妈妈是怎样为家庭辛苦操劳的,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写下来。虽然范围给的有点大,但孩子们仍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个孩子写到:“在我记忆中,妈妈每天骑着三轮车接送我上学、放学。我坐在车棚里,妈妈在车棚外面,冬天,刺骨的寒风像小刀一样直刺妈妈的脸,到了学校,妈妈的头发上白了,眼睫毛上也白了……”

  阅读教学的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第三种水平:语言习得,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你处于哪一种水平?值得我们深思。


 

姓名: 赵晓文
年龄: 38 岁
学校: 沛县龙固镇三里小学

扫一扫分享本页

62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