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为人师应当爱满天下。那么,老师又该如何去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就产生效果。“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
事实也确实如此,师与生不是对立的,唯有合一,唯有相融,唯有共鸣才能共同进步。
记得那是刚开学,接了一个新班。 在一节语文课,一个小家伙默错了一个词语,我从他身边经过,只是轻轻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想提醒他,注意一下字的书写。这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动作,谁知,这个孩子突然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而且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吓了一跳,怎么回事,从教二十多年,这样情绪化的孩子还是很少见到。旁边的几个学生告诉我,这个孩子以前就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老师或者同学们,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会刺激他的神经,引起他很大的思想触动。
看着这孩子瘦弱的双肩在抖动,听着这孩子的哭泣,难过又心疼。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肩膀,想把我对他的关爱传递给他,他却像受惊的小鹿直接趴到了桌子底下。本是阳光快乐的年龄,应该在运动场上挥发青春和活力,他却是活得那样小心,那样的脆弱。这是一个在什么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呀,我觉得有必要让他的家长进行透彻的交流,便于帮助他走出这份狭窄的空间,让阳光和雨露滋润着他的心田,让这株瘦弱小树茁壮的成长,伸向那广阔的天穹。
他的母亲,如约而至,听着我的叙述,她面露凝重。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她是知道的。其实,孩子的家境很是不错,母亲是大学的老师,父亲是一个公司的高干,家里只有他这一个孩子。面对我的疑惑,他的母亲讲到,这一切都是源于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很是严厉。他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给孩子布置很多的作业,并且要求孩子超前学习,不做好作业不许睡觉。
想起那个孩子的样子:小小的年龄,戴着厚厚的眼镜,后脑勺上已经长出了几根白头发。长期的睡眠不足,造成孩子身体的瘦弱;压力很大,造成孩子的敏感和脆弱。是呀,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要适度,培养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比多做几道题,多学一点知识更重要。我给他母亲提出建议,家庭环境要宽松一些,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到大自然中,释放压力,放飞心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学生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收取,获取高度的创造力。
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情况,更坚定了我要帮助这个孩子的信念,我要扶持着他走过这段崎岖,我坚信爱的力量一定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多了一些关注,但也是不动声色,对于他犯的一些小错误,我总是采取宽容理解,给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他紧张,害怕,敏感的时刻,我总是淡淡的一笑,表示我对他的理解和信任。他也会时不时的用藏在厚厚眼镜后面的小眼睛偷偷看我,看我没有发怒,他似乎轻松了许多,慢慢地,慢慢地,他脆弱的神经渐渐的,渐渐的,放松了,见到我,偶尔也会对我微微一笑,轻轻说一声:“老师好。”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自信了。
直到有一次,他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记得当时,我提出了一道很有深度的问题,全班鸦雀无声,他的小手却举了起来,目光坚定地看着我,充满了自信。我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次让他成长的机会。他站了起来,很响亮的回答问题。虽然准确度不够,但我对于他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仍给给予了认可与鼓励,也指出他考虑问题的偏差。当他坐下后,我再一次提出让大家进一步思考,过了一会,这个小家伙再一次举起了手,回答问题时,比刚才更深刻,更具体,但仍有偏差。我再次要求大家再进行思考,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家伙,第三次主动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行为也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面对此情此景,我的眼泪湿润了。是呀,这就是爱的力量!这株瘦弱的小树已经挺直了身躯,把自己的枝叶伸向蓝天,愿意接受外面世界的洗礼。啊,这就是真教育,心心相印的教育,在爱的滋养中,那个敏感脆弱,不经一丝风雨的孩子,已经不见了,此时的他是那么阳光,那么自信的站在同学们中间,整个教室也焕发着灿烂的光芒。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的触及年轻的心灵。”是呀,当我小心翼翼的触及小家伙的心灵,用爱去温暖他,那个爱哭的,爱躲起来的小男孩不见了,他变得积极开朗了,也热心了许多。这个小家伙还主动提出担任卫生值周小组长。一天,已经放学了,教室人已走完了,只有他手里握着一个拖把,正满头大汗地清理着教室前面饮水机下面的水渍,这是,卫生死角,总是清理不干净。真是有心的孩子,他也注意到了。看到我,羞涩地一笑,又低下头继续干起来。我放下手里的东西,帮他一起完成清扫的任务。他感激地一笑,干得更卖力了。临走之前,还很开心地和我道别,看着他欢快跑走的背影,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幸福感觉。陶先生说的多好,教师对学生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就会成为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更能成为一种惠及心灵的教育。
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都怀揣一颗“爱心”、“真心”真正从学生出发,以心换心,以爱换爱,真正贴近学生,与学生心灵对话,走到学生的心坎里。在具有无限舒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相信爱的力量,所以说,教育是有生命的温度,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职业。
当我们学会用理解、包容之心善待我们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的潜力是那么大,他们会带给我们无穷无尽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陶先生告诫我们的,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的天职。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感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平凡的人生,带给我震撼心灵的感动,他那伟大的精神唤醒了我生命激情,不断激励着我,在陶先生开辟的教育道路上追求进步,让真教育,让爱的力量直抵每个孩子心灵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