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至11日,徐州市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研讨会在铜山中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生物教研员和近260位生物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徐州市高中生物教研员耿庆华和铜山中学教研室冯文静主任共同主持。
开幕式上,支乾松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介绍铜山中学发展情况的同时,代表全体师生对与会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
4月10日上午,铜山中学的张萌、乔文轩、秦旭光三位老师开设了三堂精彩的研讨课。
张萌老师带来的《反客为主,学生自主命题微专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首先展示一道二质检的原题,感悟专家命题,总结了原因类问题的作答方法;接着教师命题示范,带领学生提炼表格类问题的作答方法;然后学生分别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三个方面进行命题汇报。张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提炼方法,查找错因,归类题型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翻阅课本资料,识别考点错点,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合作能力。本节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在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展示、总结归纳中训练思维、提升素养。
乔文轩老师的《剑与盾之歌,疫苗研发微专题》,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为情境,以疫苗制备路线为主线,一方面为学生拓展介绍了几种疫苗的制备路线,让学生通过资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不同疫苗可能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疫苗的制备,重点复习了免疫方面的知识,而在重组蛋白疫苗部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也插入了基因工程部分内容的复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拓展了在人教版教材出现但并未在苏教版教材体现的菌落PCR技术,并在其中出示了两个例题巩固复习学生所学知识。通过资料内容让学生发言,培养锻炼了其信息识别和获取能力,最后以接种疫苗停留所体现的免疫失调知识去回扣免疫。本节课让学生在互评互辩、生生互助中激发智慧火花、体味辩证之美。加强了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对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的渗透。
秦旭光老师的《二质检试卷评讲课》突出试卷分析,聚焦高考命题,通过考点分析、错点分析、漏点分析指导学生聚焦考点、突破难点、查找漏点,把握高频考点,讲透练够;查找错点漏洞,矫正补偿;明确备考方向,对路到位。让学生体会“高考无情境不成题”,命题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既考查解题,又考查解决问题。秦老师学法指导到位,既强调独立思考、感悟体验,又重视交流合作、内化提升,还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开启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之窗。通过分析生命科学史情境,使学生体会“探索”之艰辛、“生物”之美妙。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徐州市高级中学的魏园园老师、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的王莹老师、丰县教研室教研员刘永武老师分别对三节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月9日下午,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洪永清作了题为《浅析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的变化》的精彩报告。洪老师详细展示了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的变化,深入剖析了教材变化和内容更新的深层次原因,让我们明白教材的更新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多是对我们教育理念的更新,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月10日下午,铜山中学报告厅座无虚席,参会教师认真聆听了两场生动的讲座。
第一场是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宗芸教授带来的《从遗传学试题解析谈高中生物学等级评价》。
第二场是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张健教授的《光合作用》。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想课的样子,就是人的样子。一堂好课或者一位好教师的真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才是一堂课的真正价值所在。”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以教研促教学,让研究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以活动促发展,让活动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化雨春风。唯有不断的沉淀,不懈的努力才能行稳致远。
会议的最后,耿庆华老师作了题为《高三二检分析及备考建议》的报告,并对整个会议进行了总结。
(铜山中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