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浩荡满目新, 砥砺奋进正当时,不负春光好起步, 春日教研启新颜。借助3月26号市教育科学院各学科教研员到我校视导的契机,英语教研组长由红霞老师主动向徐州市教育科学院英语教研员田莉老师请缨,推荐初三组李佳谕老师执教2024年徐州市英语中考复习研讨会的展示课。田老师在听完李老师的中考复习校级展示课后,认为李老师具备了执教的能力,欣然同意并在课型选择、主题确定、内容重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李佳谕老师初生牛犊不怕虎,仔细琢磨课型及主题,以备课组长杨丽老师的思路为引导,积极加入中考复习新理念:思维与整合。她及时调整自己的课件和篇章,在短短一周内形成初稿,4月3日进行了第一次本校班级试讲。英语组其他老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就上课流程、内容难易、指令的有效性、PPT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李佳谕老师牺牲清明假期的休息时间,及时与市教育科学院教研员田老师沟通,集思广益,认真调整教学设计和流程。
磨砺:4月7日去研讨会组织学校—---开发区中学进行非本校学生试讲。试讲结束后,李老师虚心听取田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一一记在心中。回到学校后,由红霞老师召集邓冬青,杨蕊青,徐桂菊,刘颖,杨丽,徐燕,乔敏等几位老师,就两个学校的学生层次,两个老师的上课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讨。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1.主题深度不够,需要加深。2.文本选择没有梯度,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3.导学案设计要有特色。4.题型设计要整合课本知识并面向中考。英语组老师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一起认真打磨这节课。李佳谕老师及时与田老师沟通,学习如何深化主题意义;邓冬青老师负责李老师的情绪疏导;由红霞老师负责和李老师一起确定文本,根据市教研室统一命题的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的题型,整合6本教材里关于主题的篇章,设计上课语篇的题型和题目;杨丽老师负责导学案设计的细节改动和特色添加。有时老师们为了一个文本的选择要研讨到晚上近九点,回到家还要进行具体的文字处理,有时要微信、电话交流到近12点。李佳谕老师更是抗住各种压力,经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把老师们的建议转化成一张张精美的PPT,第二天抽空与老师们进行再次研讨。李老师本身还是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每天不仅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在校情况,还要带领学生进行体育中考的训练。往往是刚刚带训完,就要风风火火地赶到五楼教室进行试讲,因为听课的老师们已经在等她。她没有一丝懈怠,把疲倦抛到脑后,满怀激情地一次次试课。在一次次推翻前面的教学设计时,她也会有情绪有压力,就打电话给邓冬青老师倾诉一下,缓解一下,第二天继续找老师们研讨,调整课件。终于在4月13日,一切就绪!
亮剑!4月15日9:15分,李佳谕老师正式站到了2024年徐州市英语中考复习研讨会展示课的舞台上,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向全徐州市(包括六县)的初中英语老师们上了一节题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复习课--Abilities”的展示课。李老师激情澎湃地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关注学生,用优美的发音,适时的鼓励与互动,带领学生们领会Abilities(能力) 带给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变化。激发学生改变自我,提升自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内驱力,最后升华到“Make yourself better or make the world better!----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主题意义。
展示课得到与会专家、老师们的高度赞扬。“她上课的感觉真的好!”“她讲解的非常到位!” “这孩子悟性高,好苗子!”...... 在随后的点评中,教研员田老师表扬:李老师以语篇为依托设计课程的思路好;临场反应能力强;上课节奏好,推着学生往前走。
“教”得实在,“研”得深入,“组”得有力。短短十二字,是所有东苑英语老师对这次展示课成功的总结。宝剑归鞘,我们已重整行囊,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