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486号我的家是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是个大家族,成员来自各个中小学,有好几百人呢。我是家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自从进人这个大家族后,我感到自己长大了,进步也很快。
家里人可关心我了。包沉,老师帮我背;碗烫,大哥哥帮我端;我生病了,大姐姐处处照顾我;我遇到不懂不会的字词,他们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爬山时,他们等我,拉我,到了滑的地方,大哥哥让我踩着他们的脚向上爬……
去年冬天,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举办了“挺进大别山冬令营”。天气冷得很,白天寒风呼啸,晚上寒风刺骨。夜里,被窝冰冷冰冷的,手伸进去,浑身都起鸡皮疙瘩。看着冰冷的被窝,我有点害怕。这时,一个热乎乎的东西放到了我的手上,回头一看,是团长白雪姐姐,那个热乎乎的东西是热水袋。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躺在被窝里,把热水袋放在身边,暖暖的,可是我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不是一个普通的热水袋,而是一颗火热的心啊。有老师和大家的关心帮助,我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这片热土上积极认真地采访了老红军和老区人民。当地的报纸还专门报道了我。金寨县第一希望小学的曾校长说:“你人虽小,提的问题可不小哇……

这次冬令营活动真使我收获不小,我采写的几篇文章不仅在《少年报》发表,还在《彭城晚报》上发表了。其中反映大别山失学女童的文章《希望》,还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少年报》举办的全国“春蕾计划"征文中获得一等奖,我将于寒假到北京参加征文发奖冬令营。我被评为“挺进大别山”冬令营最受欢迎的小记者。




我们这个家中的人都不怕吃苦,迈开双脚渡长江、爬大山、走平川、闯大海,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许多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那年夏天,我们这个家又举办了“寻找抗日足迹夏令营”。因为天气炎热,路途又远,这次活动主要是让中学生小记者参加的。可是我不愿意放过这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主动要求参加。老师看我态度坚决,就破格让我参加了,而且还让我担任夏令营的副营长。在活动中,我有勇气,有信心,不怕艰苦,因为这个家是我力量的源泉,老师这样大胆地启用我,是对我的信任和培养,也是对我的鼓励。

我们顶着烈日酷暑,冒着狂风暴雨,雄纠纠,气昂昂,一路欢笑一路歌。在盐城新四军军部重建旧址看到新四军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战的身影;走进沙家浜的芦苇荡和春来茶馆找到了“十八棵青松”、“阿庆嫂”和“郭建光”;在茫茫无际的白洋淀乘上了雁翎队的小木船,钻进了让小鬼子胆战心惊的冉庄地道;在狼牙山顶峰,向气壮山河的五壮士献上我们亲手用野花编成的花圈;在石家庄,向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陵墓默拜;在西柏坡瞻仰党的老一辈领导人的风范;手扶芦沟桥石狮缅怀抗战业绩;面对南京大屠杀累累白骨发出“爱我中华,不忘国耻”的誓言。
夏令营刚结束,紧接着我又随赴京采访小分队再一次进京,采访十位女名人,我再次担任了小分队的副队长。在活动中我积极采访和写稿,我的努力,得到了记者团大家庭的肯定,因而总结时,我获得了“暑假活动”小记者特别奖。

苦不苦呢?当然很苦,白天黑夜地坐车,紧张地采访,每天都要写采访稿到半夜,第二天一大早还要早起赶路。吃饭也常常是填饱肚子就行。脸晒黑了,人也瘦了,身上起满了痱子,球鞋底也磨出个洞,可我认为值得,我觉得能有机会经受这样的锻炼,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在总结座谈时我说:“苦,我不怕,再出去几次我也愿意。”是的,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世界太广阔,一直关在笼子里的鸟,怎能展翅高飞呢?
平时,在这个家里,有老师耐心细致的辅导,还有大量的写作练习,使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今年,我已经获得了徐州市中小学生“我的母亲”征文一等奖。全国“春蕾计划”征文一等奖。在中国少年报社举办的“我眼中的妈妈”征文活动中获最佳征文奖。在中国小记者采访行动中,我采访的一篇稿件人选《群星灿烂》一书出版。我被徐州市青少年文学协会评为“文学新秀”。
在采访“中国作家看徐州”的大作家时,《中国作家》杂志社的萧立军叔叔给我的题词说:“吴爽,我希望,真诚地希望,你成为我的作者。”林为进叔叔的题词说;“我们在文学攀登的道路上等候你,欢迎你。”还有李炳银叔叔题词说:“吴爽,你有希望,所以你拥有未来。”作家叔叔阿姨们的题词激动着我的心,因为她是希望,也是目标,我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我的家中还有可敬的家长,那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对我们是那样的关心和负责,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在各项活动中一直和我们同甘苦。老师带领小海燕飞到了工厂、矿山、农村、军营,从我们的家乡,到祖国各地去辛勤采蜜。在这个家里,老师还教育我们全面发展。我加入到家里后,频繁的采访和大量的写稿虽然使我感到时间很紧张,但是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功课,还促进了我在其它方面的发展。我现在是少先队副大队长,还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站长,每天编稿、采访、播音。

在小记者团里,小记者们都有一点小本领、小特长,有句话说“平平常常才是真”。在这里,要真是“平平常常”,还真不好意思呆下去呢!
有人问我,你小小年纪,就担任小记者团的副团长,还担任夏令营副营长,能力从哪儿来的?我说,是小海燕记者团教育了我,培养了我。在小海燕记者团,我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小记者团是我家,我爱我家。
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吴爽
摄影:陈晓


更多内容加载中...